我市爱国卫生传统悠久,自2011年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以来,我市又相继开展了城中村改造、河道治理、街道延伸拓展、供热供气供水等城市基本设施建设,多次进行了城市街道管理、食品安全整治、环境保护专项整治、重点场所和医疗服务等专项整治行动,使我市的城市更加清洁、城市管理更加规范,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各项指标内容得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全市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以有效改善。 但是,由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过程,突击容易长效难,建设容易维护难,加之,我市建市时间短,部分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综合管理协调性较差等。造成目前我市的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地方。 影响我市整体环境卫生状况的具体表现: (一)市容环境反弹现象时有发生。一是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现象屡禁不止,二是非机动车道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存在脏、乱、差的死角地段,四是尚未完工的建筑施工工地,存在建筑垃圾没能及时清运,部分地段无围档作业或围档破烂不堪,五是空中电线杂乱无章,蜘蛛网现象严重,六是街道两旁部分需要绿化的地段存在树坑裸土现象。 (二)社区环境整治难。一是无物业的老旧小区卫生死角多,有旱厕,围墙、池沟破损,杂物乱堆乱放,二是一些倒闭厂区内多处积存有垃圾,乱搭乱建,有旱厕,无人管理,三是许多居民小区存在楼道小广告无人清理、垃圾箱没能及时清运,花池绿化带内落叶、生活垃圾、杂物堆积,四是一些社区街道裸露地面较多,坑洼不平,无规范的垃圾收集设施。 (三)集贸市场布局不合理,建设标准低。我市目前有29个集贸市场(包括9个农贸市场),整体数量偏少,而且布局不太合理,建设标准偏低,内部管理混乱,许多市场存在内部环境卫生差,清扫保洁制度不落实,垃圾清扫清运不及时,苍蝇密度大,商户销售区杂物乱堆,没有划行归市经营,市场周边流动摊贩多,有占道经营,停存车秩序混乱等现象。 为了巩固我市卫生创建成果,顺利通过即将到来的国家卫生城市的复审检查,特提建议如下: 一、建立健全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一)建议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分工责任体系常态化,形成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担其责、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纳入经常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全面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质量。 (二)构建社会公众参与机制,一是应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政务微博微信等媒体要强化舆论宣传引导监督作用,设立环境卫生宣传栏和曝光台,既要宣传卫生常识、健康知识,还要曝光一些破坏环境的典型例子,在全市形成人人自觉爱护公共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切实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对破坏环境的现象实行群众有奖举报制。三是不断完善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消除管理真空。四是选聘一批责任心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五老担当“环境整治义务监督员”,出台《环境整治义务监督员》工作职责,聘期三年,聘期结束后,根据履职情况决定监督员是否继续留任。 (三)建立并兑现奖惩机制。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列入各单位各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出台具体的考核细则,签订责任状,定期检查考核,完成好的单位部门,要进行表彰奖励,不作为、敷衍对待、完成不好的单位部门,要严格问责,严格处理。 (四)建立环境卫生定期督查机制。市爱卫办、市环保局、市城市行政执法管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督查组应采取明察暗访、分组督查、定期检查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对全市的环境卫生进行督查,并对督查结果面向公众公开。 (五)充分利用数字化城管平台。可以与城管部门的数字化平台相结合,形成资源共享,第一时间监控各种影响市容环境的不良行为。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建立临时便民市场。为了彻底解决现有的集贸市场数量少、布局不合理以及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管理难的现状,应统一规划,按照不影响环境、不影响交通、方便群众的原则在各小区附近建立起临时便民市场,设立统一的市场标识牌,规范经营秩序。同时,临时便民市场应加强管理,严禁摆设露天烧烤摊点,严禁现场屠宰活禽和销售未经检疫的肉类产品及“三无”产品。此外,还必须配备相应数量的专职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维护市场秩序,保持市场干净卫生。 (二)创新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机制。一是针对无物业的老旧小区,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努力实现社区管理全覆盖,对于具备专业化管理的老旧小区,应由社区出面,尽快成立业主委员会,召开业主大会选聘物业服务机构,对于毗邻周围有物业管理小区的老旧小区,应采取就近合并的方法,尽快进入物业化管理,对于规模较小的老旧小区,由社区建立日常卫生管理机制。二是加大社区内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力度。各社区应组建起专门的保洁队,指定专人负责全天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及时清运垃圾。还应成立专职的公共设施维护队,全面修复平整社区内的主干道,及时疏通排水排污管道、定期除草修剪,维修健身器材等。三是各社区应定期举办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引导社区居民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三)全面实施市区内旱厕改造工程。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建成区内没有旱厕,但我市市区内目前旱厕数量还比较多(市区单位旱厕100余座,户用旱厕1500余座),短期内全部取缔或改造难度较大,建议政府继续采取新建一批(公厕)、改造一批(单位旱厕)、取缔一批(户厕)、新建道路规划公厕等办法,既可以解决旱厕的存在难题,还可以解决市区公用厕所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民盟晋城市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