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学习

        喜迎建党100周年联系实际学党史

        发布时间:2021-06-17 16:21:39 信息来源: 晋城市老干部信息网

        田志勤

        今年以来,全国上上下下,各行各业都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我作为一个有五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尽管是退休了,我也要紧跟党中央,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尽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尽自己的微博之力,发挥余热。

        我深知我水平有限,理解能力又很差,记忆力减退,比起其他同志我学习的不好,不深、不透,不全面,尽管是这样,我也愿意把我学习的一点体会分享给大家。

        党的历史很长,党史内容也很多,我只就建国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的大变化,给大家汇报一下,以求达到大家的指教。

        我是一名长期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退休干部,让我更加欣慰的是我亲眼目睹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农业农村的大变化。

        一、农村土地经营体制的四次大变革越变越优越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是他们的命根子。土地经营体制,直接关系到稳定农业、稳定农民、稳定农村的大问题。

        第一次、从1946年——1952

        1946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变减租减息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公布,第三条明确规定,耕者有其田,土地“所有权归农户所有“。这一次土地为私有制改革。

        第二次、从1953年——1958

        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开始由互助组、初级社向高级农业合作社““阔步迈进”。19583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同年8月,中共中央又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农民包括土地在内的所有生产资料统一归人民公社。从此 ,农村走向了大集体。这一次为公有制改革。

        第三次、从1979年——1983

        1979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19821月中共中央又发布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为“包产到户”正了名,19831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次改革为层经营,在集体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四次、从1984年——1997

        19841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延长土地承包期,指出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1993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与措施》,指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1997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强调指出,“大稳定、小调整”。尤其是八大后中央又明确二轮到期后再延长30,这意味着到2057前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是不会变动的。这一次改革,“三权分置”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长期不变,给承包人吃了“定心丸”,给经营者吃了“放心药”。

        二、农业经营体制的大变化越变越富裕

        尤其是197812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和国家来说这一天是“立春”。这次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果断地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提法,做出了从1979年起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全会还讨论了农业问题,认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全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等文件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为把农业搞上去,必须首先在农村实行改革,推行联产计酬责任制。

        会后根据中央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的精神,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全国大面积才开始下放土地,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实施结束了人民公社史无前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大呼隆”,“干活不干活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怪现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坚持土地公有性质不变,把集体土地包给农户使用。责、权、利清楚。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农民种地有了自主权,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都是自己的,农民高兴。农民舍得投入,粮食产量大增,很快就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吃饭问题。产的粮食多了,农民的商品意识也增强了。经过818283年全国各地逐步下放了土地,到85年全国农业形势大有好转,农民的温饱问题达到了彻底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农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大变化。                                          2021.4.1

        项目

        1978

        1985

        增长%

        粮食总产量

        2.8241亿吨

        4.0731亿吨

        44.2%

        人均产粮食

        297.7公斤

        390.3公斤

        31.1%

        农民人均收入

        133.6

        397.6

        197.6%

        山西省平均亩产粮食

        297

        502

        69%

        198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2.8241亿吨,达4.0731亿吨,增了44.2%。总产增了1.2亿吨。

        人均产粮由1978年的297.7公斤增加到了390.3公斤,人均增了近100公斤。

        1985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达到了397.6元,增加了近三倍。

        1985年山西省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了500多斤,比1978年的300斤增加了69%

        1980年前山西省的农民困难到什么程度?

        全省平均亩产粮食不到300斤,(不达纲要)小麦亩产160斤,玉米亩产平均不到500斤,

        全省农民人均口粮平均不足300斤。(人均产粮不到400斤,除了种子、饲料,和上交任务口粮不足300斤)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70元。

        十八大以来晋城市农业农村主要经济指标的大变化 2021.4.1

        项目

        2010

        2020

        增长%

        全市粮食总产量

        610000

        650000

        6.5%

        会市农民人均纯收入

        5899

        16054

        172.1%

        全市农业总产值

        53.81亿元

        110.1亿元

        104.6%

        全市贫困人口

        64335

        61

        64274

        粮食平均亩产量

        458

        540

        17.9%

        全市人均粮食

        339公斤

        361公斤

        6.4%

        十八大以来全国主要农业经济指标大增长   2021.4.1

        项目

        2010

        2020

        增长%

        粮食总产量

        5.4641亿吨

        6.6950亿吨

        22.5%

        农业总产值

        3.6万亿元

        6.6万亿元

        83.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9109

        40378

        111.3%

        农村居民年纯收入

        5919

        15204

        156.8%

        三、农村环境整治越整越美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年来,由于疏于管理,大部分村庄出现了垃圾围村现象,形成了“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情况。群众极力要求尽快改变农村生活环境。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我们晋城市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原则,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构建具有晋城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

        截至到2020年底,全市6个县(市、区)79个乡(镇、办事处),1553个村,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方式,已建成无害化垃圾填埋厂14座,垃圾中转站建成120座;配备保洁车辆5121台、大型转运车辆62台、保洁人员13000余人,基本实现村村有保洁,村村有收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乡镇及行政村。修整残墙断壁10万多平方米。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8.7%,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配套率达到9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废旧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到80%。到2020年底,全市开展污水处理的村庄占比19.3%。农村厕所改造率达到了56.4%

        按照“村自评、乡初审、县评定、市抽验”的程序,全市已评出农村环境整治五星级村31个,四星级村73个,三星级村370个,二星级村532个,一星级村502个。按照规定程序,共评选出11个“最美乡村”和100个“村庄清洁行动先进村”。

        目前,全市已建成3个国家卫生乡镇(西河乡、南岭乡、三甲镇),建成省卫生乡镇42个、省卫生村455个,在全省名列前茅,并在我省率先启动了26个乡镇(县城)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工作。

        通过这几年的整治,我市大多数农村在乡村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方面大有推进多数乡村基本实现了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新局面。

        联系实际学习党史,进一步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电话:(0356)2198461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台西街

        版权所有:中共晋城市委老干部局

        晋ICP备05001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