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精准施策战贫困 转型发展蹚新路 抢抓机遇谱写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群峰拔地,列嶂摩天,万古青苍,是曰陵川。”这里,聚太行山水之雄秀,纳天然氧吧之凉爽,开世界围棋之渊源,集金元古建之精华,是山西锻造“太行旅游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陵川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尽锐出战攻克贫困堡垒,久久为功积蓄发展势能,换道赛跑推进转型发展,千方百计补齐短板弱项,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有力、成效硕果累累。
陵川县城城南新区
摘穷帽 精准施策攻克贫困堡垒
寒露时节,秋意正浓。在陵川县附城镇丰西村,刚刚收割完玉米的王何玲早早地便来到离家不远的灯笼厂生产车间,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以前在家也没个事干,只能到地里干干活。灯笼厂建起来后,我在这焊接灯架,不仅工作难度不大,还能照顾了家,一个月下来能挣3000多块钱。”在灯笼厂工作了三年的王何玲满足地说道。
王何玲所在的丰西村原是陵川县一个贫困村,全村128户437口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70户272口人。2019年8月,丰西村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起了500多平方米的景丰灯笼厂。现如今,灯笼厂不仅建起了新厂房,实现了裁布、印花、制灯等各道工序的全过程自主生产,还带动起神眼岭、沙泊池、庄里等周边村庄近50名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业增收。
地处太行山区的陵川县曾是山西省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也是晋城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陵川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立了三级书记抓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四大班子齐抓共管的领导责任体制,42名市县两级四大班子领导、118支驻村帮扶工作队、114名第一书记、361名驻村干部、6405名结对帮扶党员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投入资金36.22亿元对脱贫攻坚给予强力支持和保障,做到了一切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一切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一切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陵川县组织实施“八大工程”“二十项行动”,持续开展“六送一讲”活动,共落地落实69项惠民政策,实施道地中药材、特色种植业、健康养殖业、绿色林产品、乡村旅游业和光伏扶贫、电子商务“5+2”特色产业项目846个,带动7475户2万多名贫困人口走上产业脱贫之路;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1564户,住房品质提升626户,1964户6732人挪穷窝、破穷根;9000余人次参加各类就业培训,1.5万人次贫困人口获得就业机会,形成棋源叉车工、陵川焊工、古陵淘宝客、幸福家政四大劳务品牌。同时,改造提升饮水安全工程299处,新建改建乡村道路417.6公里,实施农村电网线路改造55.4千米,114个贫困村全部实施4G网络覆盖,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全面提升。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十年春秋更替,在脱贫的路上,陵川八年艰苦奋战、五年持续攻坚,于2017年成功摘掉贫困县帽子,2018年实现贫困村整体退出,2020年底顺利“交总账”,114个贫困村9310户25518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未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现象。这个戴了几十年的贫困县“穷帽子”真正彻底摘下,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踏歌前行。
连翘茶开采
谋转型 产业振兴助推高质量发展
夜幕降临,陵川县马圪当乡横水村村内新建的“有风吹来”民宿早早地便热闹起来。“国庆期间,我们不仅装扮了民宿,还准备了篝火晚会、农家采摘、帐篷节等活动,每天入住率能达80%,特别热闹。”“有风吹来”民宿经理郭彩平介绍道。
王莽岭景区卧龙场游客中心
居于深山的横水村不仅有黄围山风景区、明清古建等别致风景,还是3000年前白径古道从中原通往山西的交通要塞。2020年,随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村里依托丰富的康养旅游资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开发了“六个院子”“有风吹来”等民宿,引得不少游人慕名而来。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陵川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陵川县坚持把康养旅游产业作为“蹚新路”的“新赛道”和换道领跑、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挂牌成立了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以王莽岭景区整治提升工程为引领,统筹谋划推进了棋子山森林康养基地、七彩太行国际冰雪旅游度假区等文旅康养项目;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纽带,配套建设了慢行系统、景观系统、服务系统、农田财化系统、信息系统五大系统工程;以“百村百院”康养特色村建设为载体,精心筛选出30个康养资源丰富、优质、有特色的村落,打造了“庄园”“云锦”“水墨”等系列有主题、有特色、有亮点的康养民宿;以“校地合作”为引擎,研发了以中药为原材料的系列中医药康养产品,推进了“康养+中医药”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在厚植优势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同时,陵川县立足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集中力量发展新型工业,同步搭建了礼杨新型工业产业集聚区、平城生物化工产业集聚区、中药材产业园区三个产业集聚平台,圣士达铸业、鸿生化工、兰花太行中药材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春晨兴汇、EDTA螯合剂、绿之金生物等一大批转型项目即将投产运营。此外,陵川县还引进了中电投陵川风电、大唐山西陵川90MW光伏发电等新best 365官网体育投注_365bet娱乐投注_博大365项目,谋划推进了鸿生化工、金隅水泥、骅磊盛纳米新材料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示范效应强的重大技改项目,成为了陵川县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农业关乎国家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陵川县粮食总产量每年稳定在1亿公斤左右;累计完成有机谷子示范6000亩、绿色旱地蔬菜示范8000亩,建成了西河底镇万亩谷子和崇文、潞城等“两线多点”万亩绿色蔬菜示范基地;中药材人工种植及野生抚育中药材面积达到39.3万亩,全县开发中药材产业的企业达到15家,年加工转化能力达到了1.35万吨,全县90%以上的中药材实现了就地加工增值、统一销售,中药材产业体系初具雏型;食用菌养殖大棚达到718栋467万袋(棒),干鲜果面积达到6.15万亩,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补充;畜禽饲养总量达到371.3万头(只),形成了东部乡镇以肉羊和中蜂产业为主、西部乡镇以生猪和蛋鸡产业为主的区域布局。
十年砥砺前行,十年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陵川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0.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61.6亿元,翻了一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3亿元,翻了一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5421元增加到12712元,翻了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2978元增加到23651元,年均增长6.9%;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从2012年的14%:36%:50%发展到16.2%:24.7%:59.1%;全县经济由“一煤独大”开始向“多点支撑”转变,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以康养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高,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松庙高端民宿
补短板 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陵川县崇文镇城南社区原是一个“家家生煤火,户户冒黑烟,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典型“城中村”。近年来,陵川县城南社区建起了一栋栋的高档住宅楼,修通了宽畅的柏油马路,新建了多个便民活动场所,水电暖气也全部接到了家里面,人民群众真正过上了城市化的生活。
高陵高速公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陵川县紧紧抓住街道这个城市的血管和神经,连续多年把县城建设列入重点工程和“十件实事”项目予以推进。县城道路也由原来仅有的东街、西街、南街、文化街、落雁街、大小十字街,发展到现在的梅园街、开云街、崇安街、文化街、鸿雁街、文峰街、回龙街、黄围街、古陵路、望洛路、环西路、康复路、棋山路、状元路、云雁路、育才路、希望路“八街九路”。与此同时,大力实施了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和环县城生态绿化工程,建起了崇安公园、郝经公园、棋源广场、希望广场、全面健身体育场、西溪生态园、菊巘山公园等18处便民生活娱乐场所,大大扩大了县城框架,提高了群众生活品质,推动了整个县城的发展。
“断头路、末梢电、边缘煤、工程性缺水”这种先天性不足的发展环境曾一度被陵川人民视作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一座座无法跨越的大山。为此,陵川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坚持把改善陵川基础设施条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水、电、路、网、城”等方面协同发力,建成了磨河水库、持续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开工建设了东双脑第二水源地提水工程;投入运行附城、杨村等变电站,东部水电自供区由国网公司运营,自供区内1.8万用户的电力保障水平明显改善;长陵公路、晋陵公路、坪曲线、浙石线、横杨线、礼夺线等一大批交通干线先后建成,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68.8公里;全县行政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县城集中供气覆盖面达到92.3%;县城集中供热覆盖面达到95%。
中电投陵川风力发电
此外,陵川县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全面进步,117所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全县普惠性幼儿园总数达28所,高考达线人数连续七年稳步攀升,陵川一中实现“筑梦”北大,并被确定为山西省唯一一所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县医疗集团成功组建,县中医院搬迁新址;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8.24%;连续7年被命名为“省级平安县”,进一步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回望来路,是为了更好地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陵川县将坚定必胜和成功的信念,抢抓机遇,接续奋斗,勇挑重担,笃定前行,奋力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蹚出一条新路。
陵川平城生物化工产业集聚区
责任编辑: 靳驰超